• 美狮贵宾会

    LOGO

    中国自然资源报|新甘肃|誓让陇原披绿装,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纪实
    更新于:2025-03-24 阅读:

    2-1000.jpg

    欣欣向荣的美狮贵宾会股份郭家沟矿区

    阳春三月,春风已度祁连山。地处祁连山北部、平均海拔2800米的甘肃西沟矿业有限公司,地表的绿色正在复苏,科技之绿色生机蓬勃——只见露天采场,电机车无人驾驶,胶带系统无人值守,装矿系统远程控制,溜井口大块的远程破碎,工业机器人智能取样捡铁……这是国内首个钻、铲、车、锤联动的露天采场,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而在河西走廊东端、龙首山腹地的金昌市金水湖,也春色浅现。这片由大小5个湖面连成的面积达60公顷的人工湖,在戈壁滩上营造出了江南水乡的景观。你一定想不到,宽阔一湖碧水,却来自金川集团公司生产废水二次利用后的中水。

    西沟,金川,是陇原大地绿色矿业建设的缩影。


    守望金山银山   更盼绿水青山

    甘肃省西倚祁连山,南枕西秦岭,东靠黄土高原。这里地质构造复杂,是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已发现各类矿产190种,查明储量134种,其中镍、钴、铂等14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第一。目前,全省已建成矿山1116座,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

    守望金山银山,更盼绿水青山。甘肃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多。同时,甘肃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对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

    2010年起,甘肃省开启绿色矿山建设之路,15年时间走过试点创建、示范引领、夯实基础、全面推进4个阶段,先后制定《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地方标准、打分标准、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年度目标、奖惩措施等。截至2024年底,甘肃累计建成绿色矿山89座,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22座、省级绿色矿山67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矿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开展矿区“整容”   变“疮疤”为美景

    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城区东北部约13千米的白银厂铜矿田是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也是我国铜、铅、锌、金、银、硫等资源的大型生产基地,火焰山—折腰山铜矿深部矿业是白银厂铜矿田的主采区。自1959年10月投产以来,这里曾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大量资源保障。但经过60多年开采,矿山资源临近枯竭,火焰山到处留下废弃采坑和废石场。如何寻得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启动了火焰山—折腰山铜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公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他们引进中核汇能公司在原露天矿废石场区域合作开发光伏发电项目,采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对原露天矿废石场开展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约445公顷。公司组织员工成立土地复垦专班,对未治理的2号采坑西侧废石场开展地质恢复治理,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全面解决了历史遗留环境治理问题。2024年,白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获得中央奖补资金3亿元。

    拥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镍铜矿床的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员参与、地企共建,投资2.68亿元把一座矿产开采后废石山改建成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将世界级矿山的开采历史和痕迹保留下来,并以矿山公园为中心,辐射周边开展矿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提升活动。目前,整个金川矿区绿化面积已达268万平方米,立体化园林式矿山初具规模,极大地改善了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昔日的戈壁荒原,现在已成为充满绿色和希望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是金昌市工业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地处陇南的大型矿山厂坝铅锌矿已有40多年开采历史,存在塌陷、滑坡、泥石流、地表裂缝及矿山挖损、压占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问题。2017年,依照原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等六厅局印发的《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厂坝铅锌矿坚持以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突破口,对标国家标准开始绿色矿山建设。

    “美狮贵宾会先后投入6000 余万元开展环境恢复治理,依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将地质损害区域划分为5个区域13个治理单元,治理区绿化总面积695.87亩,治理工程涵盖泥石流滑坡治理、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地形地貌景观治理、土地复垦及裸露边坡复绿治理等项目。”厂坝铅锌矿总工程师、副矿长赵丽军说。鉴于山大沟深,地形局促,治理工程用上了“十八般武艺”——渣堆整理、边坡格构锚固、截排水、挡墙、挂网锚喷、三维网喷播、土工格室复绿、覆土绿化……最终使坑坑洼洼、污水横流的矿山整治一新,与周边天然森林、植被浑然一体。

    西北地区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永登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大闸子石灰石矿的上山公路两侧绿草返青、松树郁郁苍苍。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军介绍:“这条上山路7公里长,美狮贵宾会投入了100多万元进行边坡绿化美化,植草12万平方米,栽种2900 多棵,实施引水上山,实现了喷水浇灌,并矿逐年提高矿山剥离物利用率,年利用总量达65万吨。”一系列措施,使矿山彻底告别传统水泥厂“灰头土脸”的形象,做到防尘到位、环境整洁、标识规范、污染物有效处置,绿化覆盖率达90%,实现安全、环保、高效运行,使驰名商标“祁连山”更加翠绿亮眼。


    3-1000.jpg

    华能灵台邵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邵寨煤矿洗煤厂


    注重科技创新  实现绿色开采

    “有色资源、绿色开采,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生态文化、和谐矿区”,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甘肃的矿山企业铆足了劲加强科技创新,争相建设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节能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区环境建设园林化、矿区和社区建设和谐化的绿色矿山。

    国家级绿色矿山美狮贵宾会股份以生态立矿,从建矿初始就组建了探、采、选研发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绿色矿山建设投入占矿山总投资的85%,采用先进的“电位调控”浮选工艺和高效药剂方案,使铅、锌、银选矿综合回收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选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实现了采选和充填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采选过程控制达到可视化、信息化、数字化,为智能化、无人化矿山奠定了坚实基础。

    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的省级重大工程项目陇南紫金矿业李坝金矿,从规划建设到运行,始终秉承高效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理念,采用采选一体化模式,实现了矿产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该矿大力推行机械生产替代人工作业,提高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减少了人工投入成本;同时重视科技进步,出台多项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建立了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一体的管理系统。


    加强政策供给   筑牢生态屏障

    绿色矿山建设是生态甘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自然资源厅积极作为,强化支持引导,激发创建潜能。甘肃厅联合全省多部门协同合作,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激发企业创建积极性,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现场核查、达标入库、社会监督的新模式。

    2024年4月,自然资源部等7部委印发的部门规范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提出各地要探索完善绿色矿山建设激励约束政策后,甘肃厅多次协调,与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林草局、能源局组成共建部门。相关职能处室加班数日起草文件,经向企业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咨询,几易其稿后,最终18个厅局出台《进一步支持矿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的若干措施》,从用矿、用地、财税、金融、监管等5方面提出29项“真金白银”式的激励政策措施,首次在全国创新性提出建立“甘肃省绿色矿山投融资项目库”,为矿山企业提供特色化、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相关产业基金或专项基金。联合单位之多、措施之细、力度之大,创甘肃矿业开发史之最。2024年,新建绿色矿山34座被写入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有了,资金是关键。为了“甘肃省绿色矿山投融资项目库”早日建成,甘肃厅又与中国人民银行甘肃分行编发了《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投融资项目入库指南》。在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投融资项目入库培训会上,现场4家银行分别与3家矿山企业进行现场授信签约,签约金额24.5亿元,实现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项目投融资开门红。

    3月初召开的甘肃省2025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为筑牢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围绕黄河干流、西秦岭北麓等重点区域,谋划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启动全省尾矿库生态修复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题研究,今年筛选100座生产矿山建设绿色矿山,亮出了一个资源大省的决心和信心。

    美狮贵宾会期待,散落于陇原大地的一座座矿山,终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


    (本文刊发于2025年03月17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和《新甘肃》)